银行收紧资金影响最为显著
当前对房地产产生最大抬升作用的是,国内流动性过剩在置业投资和行业投资方面的集中体现,及人民币升值吸引国际资本看好中国房地产资产价格重估。
在“限外”层面,政策的强化,使外资进入国内房地产的官方途径基本“卡死”。
但我们从市场层面,却观察到外资进入更加积极。今后政策限制和渠道创新之间的较量,将伴随人民币的升值历程成为房地产市场持续的看点。
在国内房地产金融层面,在“防止经济转向过热”的背景下,货币政策偏紧已明确。收紧按揭和房地产开发贷款当中全面和强制提高按揭贷款首付政策,对行业的影响最显著。
在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以及央行、银监会高频率房价风险提示下,目前各商业银行在房地产贷款方面均开始有实际行动。
从发展趋势角度,我们强调,对不同需求类型的房贷区别对待,对市场后续发展有重要意义。目前看来,银行主管部门的指导性意见在房贷领域已经难以发挥作用。鉴于当前限制需求的重要性,今后对投资性置业按揭出台强制性提高首付比例政策的可能性较大。
如果说早前房地产的开发模式是——“开发贷款+按揭资金”共同在项目前期撬动开发和利润;而当前则成为,“快速上涨的房价+银行置业资金支撑”所形成的稳定市场变现能力,来支持前期开发所需资金成本,及吸引资金大量介入。
如果“置业贷款”真正受到限制,则受影响的将不仅仅是需求,而行业开发资金支持也会因此大幅度削减。
今后首付比例提高和加息持续下,预示房地产中长期风险。而当前房企处于高速扩张期,而未来市场和行业资金收紧的风险所带来的风险值得重视。
从2007年年初,对住房用地的良好预期,就已使企业在“拿地”上异常积极。同时,近期房地产企业与证券市场的结合,使土地市场上掀起了一股“抢地”狂潮。仅仅在过去一个月,我们的不完全统计显示,仅品牌房企在拿地上的资本支出达千亿元。
从当前房地产企业“拿地”资金来源看,香港资本市场显然是当前最有力的“引擎”,也是当前房地产品牌企业现在能够如此“豪气”的根本。但从调控角度看,对这个“引擎”加以控制是举手之劳。
同时,现在房企拿地频出“地王”,土地价格的不断攀升,导致了整体地价和房价的不断资产重估。从调控角度,对行业资金进行限制皆有动力。
从国内地产金融操作看,银行资金支持仍是主流。外资和证券市场筹资,最终放大在开发资金层面,体现为撬动的银行开发贷款和后续的按揭回款。
如果“限外”能够真正打在“七寸”上,再配合银行资金收紧落实,则房地产市场和行业“刹车”为期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