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8月22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今年第4次加息,一年期存款利率提高至3.6%。虽然加息已经实施半月有余,但许多市民仍在为“存款是否搬家”和“房贷是否增加”烦恼着。与消费品价格持续上涨带来的切肤之痛相比,加息作为普通老百姓眼中的利好政策,带给他们的切身感受却是“快乐并痛着”。
利息损失之痛
9月6日,在莱山一家建筑工地打工的李维强仍在为自己的一万元一年期定期存款是否应该转存烦恼着。因为在7月21日央行宣布今年第3次上调存贷款利率,将一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至3.33%时,他已经将没到期的一万元存款转存过一次了,如今刚过了一个月,接着又来了第4次加息。
“现在都不知道是否应该转存了,反正不管如何存,利息肯定是损失一部分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像李维强这样的市民不在少数。他们不是专业的理财工作人员,平日里忙于工作,也没有时间和精力找银行的专业人员咨询,所以在加息之后,如何处理自己的存款成了一块难解的心病。
在市区北马路卖水果的河南平顶山人张明升自己总结了一套对付加息的“笨办法”:将定期存款按照3个月的存期来存。他告诉记者:“从报纸上了解到信息,如今通货膨胀开始加剧,国家在未来一段时间还可能继续加息,所以存款存期为3个月最保险,既不损失前期利息,又在加息之后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享受新利率。”
张明升的“3个月存期周转法”既反应了一个普通市民对理财知识的缺乏,同样表现了一个市民对国家政策频繁变更的无奈。
中国银行烟台分行理财经理张育红告诉记者:“理论上,存款存入的时间越短,转存越合算。而一年期定期存款建议转存的最大已存天数为41天,也就是说,当存期已经超过41天的一年期定期存款转存就不划算了。对于其他期限的存款是否应该转存,市民可以借助以下的公式来计算:合适的转存时限=360天×存期×(新定期存款利率-旧定期存款利率)/(新定期存款利率-活期存款利率)。”
买房贷款之痛
8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在宣布加息的同时,也上调了贷款利率,5年期以上贷款利率由现行的7.38%上升到7.56%。
贷款利率的上调对于房产拥有完全产权的市民不会产生多大变化,但对于广大靠“花明天的钱”住“今天的房”的房贷一族而言,已经产生了实实在在的变化。因为经过连续几次上调贷款利率,房贷的“叠加效应”开始显现。
央行今年以来已经4次加息,从2004年计算已经7次加息。如此频繁的小幅加息,对于贷款买房者来说还是“无所谓”吗?
已经于2004年在市区黄务小区贷款购房的魏海成告诉记者:“刚开始确实没把每月增加的30多元房贷放在心上,但经过连续的加息,目前每月增加的房贷已经以百元计算,且随着各种生活必需品如大米、鸡蛋、猪肉等价格的上涨,现实的生活压力已经实实在在的摆在面前。”
在一家船务公司工作的孙小姐庆幸今年4月份加息前,在建设银行办理了5年以上的固定利率房贷,贷款利率为6.18%。当时周围的朋友还认为利率比较高,这会通过连续的几次加息,固定利率的房贷优势已经完全显现。
虽然房贷经过连续的几次调整,但正式实施将于明年1月1日全面启动。银行理财专家指出,明年1月1日将会是个人房贷金融市场的一大“关口”。尤其是对于打算贷款买房的自住型中低收入群体来说,如果要通过贷款买房来实现“居者有其屋”的愿望,则会更加难上加难。另外,对于今年已经贷款购房的人群来说,明年开始还贷月供要重新计算,还贷压力也会有所增加。
房贷成本点点滴滴的累积,其“滴水穿石”的质变效应开始凸显。